4-3变3-3?国安队亚冠遭误判,球迷:应上诉亚足联
2025-10-29
“我晃过对方后卫,一脚将球抽入死角,足球让我快乐。”五年级学生谢雨桐的话语里满是少年驰骋绿茵场的自豪,小小年纪的她,已入选山东省2013—2014年龄段女足青训队,在齐国故都淄博临淄,无数像谢雨桐一样的足球小明星活跃在绿茵场上,成为国内重要的足球运动员后备军。
作为世界足球起源地,临淄锚定“让古蹴鞠焕发新活力”目标,将校园足球作为传承文化、培育新人的重要载体,制定足球发展规划和发展战略,稳步推进创新机制,让足球成为教育教学的重要动力源泉和学生成长平台。
“没有不会踢球的孩子”,谢雨桐所在的临淄区金茵小学,就是一片足球热土。目前,学校建立了34支班队与100余人的校队,阳光大课间及课后服务时段,班际“约赛”成为日常风景,每年校园足球节更让足球热情尽情释放。十年来,先后斩获省级赛事冠军5个、市级联赛冠军34个,成为临淄校园足球蓬勃发展的生动缩影。

赛事是检验成果、激发热情的重要平台。如今,临淄已构建起班级、校级、区级三级竞赛体系,每年吸引两万余名学生参与各级足球赛事。2025年临淄区中小学生足球联赛,共有61支小学、初中队伍同台竞技,进行了246场角逐,“人人能参与、层层有选拔”的氛围愈发浓厚。
临淄区还积极搭建更高水平交流平台,承办“起源地”杯国际青少年足球夏令营、全国高中男子青少年足球联赛等赛事,让本土小将在家门口接触顶尖赛事。截至目前,全区33所学校获评国家青少年足球特色学校,20所幼儿园跻身国家足球特色幼儿园行列,先后荣获全国首批青少年校园足球试点区、全国青少年优秀校园足球试点区等称号。
“选材精”“练得勤”“成材率高”,谈及临淄区足球青训队,临淄区竞技体育运动学校校长张东林用三个关键词精准概括。在广泛普及、筑牢塔基的基础上,临淄区遴选200余名队员,组建6支不同年龄梯队的专业化青训队伍,探索“体校+足球项目基地学校”联合培养模式。临淄中学球员杨玲从村小学踢到区属初中、高中,如今又入选U15国家女子足球集训队,站上国际赛场。这背后是临淄区构建的小、中、高贯通式培养体系与优秀球员跨学区流动政策,为足球人才成长打通了“上升通道”。
“足球运动可以为文化课学习提供动力,虽然辛苦些,但收获更多。”杨玲的话道出了许多球员的心声。近年来,临淄区已有10余名运动员入选国家青少年集训队,张克璨入选国家队征战2025年国际足联U17女足世界杯,体现出足球育人的深层价值。
“我们对校园足球实施一体化管理,逐步构建起以区属高中为核心,多所区级足球重点学校与专业体育场馆协同发展的‘一体两翼’校园足球综合体。”临淄区教育和体育局党组书记、局长王利民介绍。目前,综合体内已建成8块11人制、10块8人制、10块5人制足球场,齐都体育城、蹴鞠小镇及全国唯一专题足球博物馆等设施一应俱全。
从传承古蹴鞠文化到发展现代足球运动,从普及校园足球到培育专业人才,临淄区正以扎实举措,为每一个热爱足球的孩子搭建逐梦平台,让足球运动成为助力青少年全面发展的重要力量,也让世界足球起源地在新时代绽放出更加耀眼的光彩。
闪电新闻记者 王良 通讯员 张爱梅 赵峰 报道
起源地 临淄区 青少年 淄博市 世界足球 校园足球